成都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服务网
 

通知公告

您的位置 |首页>>通知公告

关于推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的实施意见政策解读

来源:本站提供 点击数:1 【打印】 【返回】

《关于推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的实施意见》是为进一步提升我市覆盖全民、贯穿全程、辐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更好服务稳就业工作,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全文从推进公共就业服务范围覆盖全民、健全完善贯穿全程的公共就业服务功能、完善全域覆盖的服务体系、创新便捷高效的服务方式四个方面,提出二十一条具体措施。

一、推进公共就业服务范围覆盖全民

一是城乡劳动者可持居民身份证(或社会保障卡),港澳台人员可持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或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在常住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申请公共就业服务,享受同等公共就业服务。

二是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创业实体,可向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咨询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申请招聘用工服务。

三是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纳入公共就业创业服务范围。对处于初创阶段以及灵活形式用工等用人主体,可采取“经办人书面承诺”的方式受理,并在招聘信息中标注,必要时可进行部门信息核查或工作人员调查。

二、健全完善贯穿全程的公共就业服务功能

四是劳动者、用人单位可就近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或通过“蓉e人社”、网上服务大厅等线上平台申请办理就业失业登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可采取“劳动者书面承诺+工作人员必要调查”的方式,在规定时限内办结。

五是对就业困难人员、建档立卡贫困人员、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下岗转岗职工等重点群体实名制管理服务。开展失业原因分析,分类提供职业介绍和求职指导服务。组织新成长劳动力开展模拟求职应聘、现场观摩等体验式活动,帮助其提高求职就业经验和技巧。

六是提供稳定用工和就业创业政策法规、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劳动合同示范文本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加强劳动关系协调和矛盾调处,引导企业依法用工、劳动者依法维权,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七是全面梳理劳动关系公共服务清单,划分层次和板块,围绕“两个主体、一个需求、两大板块、三个层次”建立健全全市可操作的和谐劳动关系公共服务的“2123”(以企业和劳动者两个主体,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实际需求为导向设计、开发和提供公共服务产品,形成与劳动关系直接和间接相关的“主要和辅助公共服务产品”两个板块,包括“基础、高端和特色公共服务产品”三个层次)标准体系,纵深推动成都市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模范城市建设,引导企业依法规范用工、劳动者依法维权,助力成都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先进城市,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八是健全就业援助长效机制和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制度,完善就业困难人员实名动态管理,精准提供公共就业服务。开展“962110”就业援助,兑现不挑不选两个工作日实现就业的社会承诺,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九是实施针对大学生、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的创业促进就业专项行动计划,全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大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加快形成“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孵化体系。深入推进创业担保贷款工作,重点做好返乡下乡创业担保贷款,完善担保机制。组织开展“天府杯”创业大赛、创业博览会、创业峰会、创业项目询诊等活动,营造良好创业氛围。

十是全面落实《全民技能提升计划》,推进技能成都建设,培育成都技能品牌。深化就业培训体制机制改革,实施全民免费技术技能培训计划、“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在职职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计划等三项技能培训计划,建立起覆盖全体城乡劳动者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建立职业技能培训项目清单,及时向社会公布并动态调整。完善“互联网+公共就业创业培训”平台,推进成都职业培训网络学院推广应用,建立“随时随地学习”在线开放式培训方式。

十一是以“简化手续、缩短流程、高效便企利民”为原则,简化失业保险金、企业稳岗补贴和企业在职职工技能提升补贴申领的经办程序,减少证明材料。失业人员可凭社会保障卡或身份证申领失业保险金,不再出具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证明、失业登记证明。

十二是对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实行“集中统一、归口管理”。跨地区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可由其户籍所在地或现工作单位所在地的人才服务机构管理,并为其提供免费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基本公共服务。

十三是加强重点群体、重点地区、重点行业的专项服务。以农村贫困劳动力等重点群体的特点,组织开展地区间、城乡间劳务协作,建立市内结对帮扶就业扶贫机制和对口帮扶就业扶贫专项行动计划。

建立公共就业服务应急机制,对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重大政策调整和自然灾害影响,存在高失业风险的地区、行业和劳动者群体,开展专项帮扶;对出现生产经营困难需要进行规模性裁员的企业,提供劳动关系处理、社会保险接续等方面的专项咨询指导,做好被裁减员工的再就业服务工作。

建立招商签约项目落地用工联动机制和企业用工调剂机制,搭建市级用工服务平台,根据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企业季节性、阶段性用工特点,通过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开展用工调剂。做优做强人力资源服务,促进人企精准匹配,构筑“一园三区多点”人力资源服务平台集群,引育一批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提高企业引才精准度和适配度。

十四是定期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蓉漂”、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服务月、金秋招聘月、就业扶贫行动日、人力资源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等专项活动,为劳动者求职就业和用人单位招聘用工提供精准公共就业服务,搭建供需平台。

三、完善全域覆盖的服务体系

十五是按照统一领导、统一制度、统一管理、统一标识、统一服务标准、统一信息系统的要求,加强街道(乡镇)、社区(村)基层服务平台建设,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统筹布局服务网点,大力推广“15分钟服务圈”。设置经办窗口,开设重点群体专门窗口和绿色通道,设立自助服务区域,改善服务体验。

十六是配备专业服务和管理人员,完善工资待遇等激励保障措施。深入推进行风建设,健全监督和奖惩机制。加强职业指导人员、职业信息分析师、创业指导人员、劳动保障协理员、劳动关系协调员等专业化队伍建设,实施公共就业服务工作人员能力提升专项培训计划,定期组织示范培训和业务轮训,支持有条件的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开设相关学科专业。

十七是采取招标等方式,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和优质资源参与政府公共就业服务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将公共就业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支持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社会组织等提供专业化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支持社会组织等承接基层基本公共就业服务。广泛动员志愿服务组织、慈善组织、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参与提供公共就业服务。培育多元化服务供给主体。

四、创新便捷高效的服务方式

十八是依托省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V2.0(以下简称“V2.0系统”)和成都统筹城乡劳动保障四维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四维系统”),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五分”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模式(服务流程分阶段、服务对象分类别、就业难度分等级、服务项目分维度、服务主体分层级)。开展分类智能推送、“画像”精准推送、分级指导服务、专家重点服务等四阶段递进式服务;分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村转移劳动者等不同群体,分类提供服务;对劳动者就业困难程度、维度进行评级,提供针对性服务;明确不同层级机构的服务内容,形成服务合力,促进全市公共就业服务提质增效。

十九是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标准体系,完善设施设备、人员配备等指导性标准,统一公共就业服务视觉识别系统。依托V2.0系统和四维系统,进一步统一业务流程和规范。编制通俗易懂的办事指南,方便群众办事。

二十是持续推进“减证便民”行动,简化优化服务流程,清理各类无谓证明,逐一明确兜底条款,压减经办事项自由裁量权。完善预约服务、上门服务、集中服务、代理服务、远程服务等便民措施,以实现就业失业登记、社会保险登记、劳动用工备案业务协同为重点,推进跨辖区、跨层级、跨业务、跨部门的信息交换共享和经办衔接工作,全面实行“一门、一窗、一网、一次”办理。

二十一是推进基于实体大厅、网上平台、移动客户端、自动终端于一体,数据省级集中的V2.0系统的建设和推广使用,全面推进“互联网+公共就业服务”。联网发布就业创业政策信息和各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招聘、见习、培训等服务信息,推进各项就业创业服务、就业创业政策落实事项受理、审核、实施一体化办理,实现“应上尽上、全程在线、全网通办”。

 

成都市基本公共就业服务事项清单

依据现行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免费提供下列服务:

一、就业创业和劳动用工政策法规咨询、相关扶持政策受理;

二、人力资源供求、市场工资指导价位、职业培训、见习岗位等信息发布;

三、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和创业开业指导;

四、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

五、对就业困难人员实施就业援助;

六、办理就业登记(劳动用工备案)、失业登记等事务;

七、失业保险金发放以及失业保险相关待遇的受理和发放;

八、办理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毕业生接收手续;

九、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

十、劳动关系协调和劳动权益保护;

十一、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服务。

 

解读机构

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城乡就业促进和失业保险处 

上一篇: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我省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告知承诺制有关工作的通知

下一篇:四川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建设管理办法(试行)